试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的方案
作者:李艳君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8期
摘 要: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的意义和课程设置、培养机制建设和校内外实训活动等方面阐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52-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遗传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勤劳智慧、创造能力和民族精神。二十一世纪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高潮,这项事业的深入发展急需培养一支专门的保护研究人才队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任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创造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根基,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对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挖掘、研究、抢救、保护,离不开一只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很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科研人才。”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非常丰富,客观上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从业人员数量应具有一定规模;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工作,其从业人员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日益深入的非遗保护研究工作需要。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新疆历史上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人类四大文明曾在这里汇聚碰撞,东西方文化曾在这里交融荟萃,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精彩绚丽,非物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经2006年至2009年长达三年广泛深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初步查明有3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了国家级、自治区、地级、县级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截止2009年共有70项国家级、185项自治区级、535项地级、248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相当一部分项目的濒危状况令人堪忧,抢救保护任务艰巨。据初步统计2011年末自治区各级非遗保护机构97个,各级非遗保护研究人员290人,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终究是依靠人去完成的,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方案 (一)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设置
针对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不成熟、不完善的现状,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建设,将非专业和偏实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建设成为一门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将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设置与政府决策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学科性与综合性,要积极整合课程资源,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设置。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具有整体性,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基础、调查方法和保护实践都列入课程体系之内。此外,要积极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在高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业。例如,法国就创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学院,即INP(国家遗产学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管和修复的专业人才。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立健全相关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才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专业人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此建议:今后有志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高校学生,应选修一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这样能够利用语言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田野调查实践中,更好的与传承人和群众进行沟通,取得真实完整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就是以提高非遗保护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促进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培养专业理论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非遗保护研究人员。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和切实可行的长效措施;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要有一个核心目标。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学科的发展前景,掌握调查、评估、申报、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够正确处理非物质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培养热爱非遗事业的专业人才;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水品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形成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采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坚持“请进来”的原则,邀请行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和讲学,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具有综合性、跨学科、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保护研究人才的评价标准除了要看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综合的业务知识结构,出色的文字写作水平,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等,因为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深入基层进行田野调查是非遗保护研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研究工作者的基本功,只有与相关传承人和单位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才有利于为保护研究工作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三)因地制宜地开展高校实践教学活动 1、建设实训基地,发挥校内实训功能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要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实训室,开展实践教学,并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提高办学条件。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就建立起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实训室,开展文物鉴定、书画装裱、陶艺、文物修复、古籍修复等技术的实训,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 2、大力开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培养不仅限于校内,在校外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如高校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科研机构拥有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科研人员的实践经验丰富,在积极协助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以及非遗保护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通过高校与相关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实训课程、实训项目和课程标准来加强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办学协议,开拓了人才培养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积累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又如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保护单位具体承担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该项目传承人及其相对完整的资料,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有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和条件,通过这种合作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全程参与一个具体名录项目从田野调查、项目申报、保护传承等全过程,更直观的了解保护研究工作客观规律,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科体系建设会更加科学规范,保护研究人才培养途径会更加宽阔,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工作一线,他们将以新的理念和更有效的保护措施,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事业的全面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子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0).
[2]魏玮.高校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3]龚坚.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高教论坛,2012(05). [4]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